首页 | 繁体中文 | 网站留言 |
小视频
片花
影评
观影 影星 剧照 影史 视听
藏片类型
首 页 《走向共和》详细剧情

走向共和

For the Sake of the Republic

中国  2003年出品  (2655分钟)

典藏分 8.1



[连续剧][2003]《走向共和》(3840x2160.国语.中字)(59集x45m)[3618k-71.8G]

[大陆] [历史] [走向共和(优酷大陆修复版)][全59集][国语中字.无水印][WEB-DL.H265.AAC.MP4][2160P(4K)][DHTCLUB]


◎片名 走向共和
◎译名 For the Sake of the Republic
◎又名 满清末代王朝(台)
◎年代 2003
◎地区 中国大陆
◎类型 剧情 / 历史
◎集数 59集
◎片长 每集45分钟
◎导演 张黎
◎编剧 盛和煜 / 张建伟
◎主演 王冰 / 吕中 / 马少骅 / 孙淳 / 李光洁 / 孙宁 / 徐敏 / 郑天庸 / 戈治均 / 廖丙炎 / 张洪睿
 

◎简介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当中的二三十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对于中国,则是风云变化的几十年。在这当中,中国自二次鸦片战争后,又经历了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等。其中,中国结束了清朝的统治,走向了民国;新思潮开始传来,旧制度渐渐走向衰退。千疮百孔的中国也正向着更光明的明天前进着。

在这二三十年的历史河流中,留下了许多亦正亦邪的人物,慈禧太后(吕中 饰)、李鸿章(王冰 饰)、袁世凯(孙淳 饰)、孙中山(马少骅 饰)等他们被记载在历史课本里,和中国的历史相挂钩。借由这部剧,让我们再回顾一下那个时代,那个风起云涌变化万千的时代。前路虽然艰辛,但我们也正一步步向前迈进。



◎剧情

剧情背景为自清朝慈禧太后归政光绪皇帝,至民初袁世凯称帝失败约30年间的中国历史,包括洋务运动、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拳乱、庚子后新政、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张勋复辟等史事。

慈禧太后要修颐和园风光地过她六十岁生日,李鸿章担心日本扩充海军渐成威胁,想加强北洋水师实力,设"海防捐",又找洋人借钱,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只得搞了一次令人心酸的演习。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李鸿章受命签定《马关条约》,在日本遇刺大难不死,但从此背着汉奸恶名退出政治舞台。
甲午兵败之后朝廷决定训练新兵,袁世凯沽名钓誉取得新贵荣禄信任,开始小站练兵,经营政治资本。

《马关条约》的国耻激起全国义愤,康有为等举子联名上书朝廷,要求维新变法,光绪虽然也想维新自强,但慈禧发觉变法可能削弱她的权势与利益,便将维新血腥镇压了,逃亡海外的康梁在檀香山宣传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驳斥康梁,宣传中国的出路只有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民国才有希望。
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慈禧西逃,为了慈禧回銮的议和,清廷不仅赔款,还不得不将一大批被侵略者列为战犯的王公大臣处死。为慈禧安全回銮袁世凯学西方组建警察,正缺兵少将无人可用的慈禧于是很器重袁世凯。

屡败于洋人丢尽颜面的慈禧太后听说立宪共和可以强国,也派五大臣出国考察,袁世凯和权臣庆王爷通过交易结成联盟,借机推行"新官制",获得更大的权力,军机大臣瞿鸿玑为遏制其权力,发动丁未政潮。庆、袁反击成功,终使首辅被罢,从此独断朝纲。

慈禧太后死后,载沣摄政,罢免袁世凯,亲贵专权,遏压民意。革命党乘机起事,辛亥革命爆发。

朝廷只好又任用袁世凯镇压革命军,袁世凯利用朝廷向革命军讨价还价,又用革命军要挟朝廷,逼隆裕皇太后退位,孙中山为了实现共和理想的大局,将大总统之职让给了袁世凯。

宋教仁遇刺暴露了袁世凯封建军阀政客面目,引发二次革命,革命失败,孙中山再次流亡海外,国会中占多数的国民党议员选举中要罢免袁世凯,袁世凯采用武力威胁和流氓手段演出了一场滑稽的闹剧,并且解散国会,清除国民党议员。袁世凯以为再无忌惮,索性复辟当皇帝,蔡锷起兵讨袁护法,袁世凯不得人心,众叛亲离,惶惶而死。但随即军阀混战,张勋借机复辟。故事在孙中山(港台版)慷慨激昂地为讨伐张勋,反思过去,激励世人的演讲中结束。







◎故事细节

走向共和集中描绘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80年的历史,气势恢弘地再现了甲午海战、戊戌变法、庚子国变、立宪新政、辛亥革命、隆裕退位、缔造共和等重大历史事件,精心刻画了封建统治者丧权辱国、社会战乱不断、国家积弱积贫、人民饥寒交迫等血泪杂陈的屈辱历史卷轴;浓墨重彩地勾勒了晚清封建统治的腐朽以及无数民族精英、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寻找救国救民出路的斗争和探索历程。

慈禧要修颐和园风光的过她六十岁生日,李鸿章担心日本扩充海军渐成威胁,想加强北洋水师实力,设"海防捐",又找洋人借钱,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只得搞了一次令人心酸的演习。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李鸿章受命签定《马关条约》,在日本遇刺大难不死,但从此背着汉奸恶名退出政治舞台。

甲午兵败之后朝廷决定训练新兵,袁世凯沽名钓誉取得新贵荣禄信任,开始小站练兵,经营政治资本。

《马关条约》的国耻激起全国义愤,康有为等举子联名上书朝廷,要求维新变法,光绪虽然也想维新自强,慈禧也表示同意,但慈禧一旦发觉康党试图用政变归权于光绪,便轻而易举地将维新血腥镇压并禁锢了光绪。逃亡海外的康梁在檀香山宣传君主立宪,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驳斥康梁,宣传中国的出路只有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民国才有希望。

庚子变起,慈禧以为义和团民气可用,一诏战天下,结果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慈禧西逃。为了慈禧回銮的议和,清廷不仅赔款,还将一大批被侵略者列为战犯的王公大臣处死。为慈禧安全回銮袁世凯尽心巴结,学西方组建警察,得到了慈禧的赏识,逐步平步青云。

屡败于洋人丢尽颜面的慈禧为了挽救危局,也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准备实行君主立宪。袁世凯和权臣庆王爷通过交易结成联盟,借机推行"新官制",获得更大的权力,军机大臣瞿鸿玑为遏制其权力,发动丁未政潮。庆、袁反击成功,终使首辅被罢,从此独断朝纲。

慈禧死,载沣摄政,罢免袁世凯,亲贵专权,遏压民意。革命党乘机起事,辛亥革命爆发。朝廷只好又起用袁世凯镇压革命军。袁世凯大使其政治手腕,利用朝廷向革命军讨价还价,又用革命军要挟朝廷,最终逼清廷退位。孙中山为了实现共和理想的大局,将大总统之职让给了袁世凯。

宋教仁遇刺暴露了袁世凯封建军阀政客面目,引发二次革命,革命失败,孙中山再次流亡海外,国会中占多数的国民党议员选举中要罢免袁世凯,袁世凯采用武力威胁和流氓手段演出了一场滑稽的闹剧,并且解散国会,清除国民党议员。袁世凯再无忌惮,索性复辟当皇帝,蔡锷起兵讨袁护法,袁世凯不得人心,众叛亲离,惶惶而死。





◎关于影片

历经三载、投资近亿、全新视角、剧力万钧;本剧是中国影视作品第一次以史诗般的艺术笔角全景式地呈现了中华民族推翻帝制、走向共和这一波澜壮阔的艰难历程,气势恢弘地再现了甲午海战、戊戌变法、庚子国变、立宪新政、辛亥革命、清帝退位、袁氏当国等重大历史事件,在众多事件中,《走向共和》理出了“找出路”、“建立共和制度”这一主线,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取舍和强调,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深刻反思。精心刻画了封建统治者丧权辱国、社会战乱不断、国家极弱极贫、人民饥寒交迫等血泪杂陈的屈辱历史卷轴;浓墨重彩地勾勒了晚清封建统治的腐朽以及无数民族精英、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寻找救国救民出路的斗争和探索历程。深入生动地再现了慈禧、光绪、李鸿章、袁世凯、荣禄、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上百名历史风云人物,揭示了走向共和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是屈辱挨打的民族发出的呐喊,是历史必然的选择。

这段“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中国近代史中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最全面、最深刻、最剧烈的转型时期,却始终未能被影视作品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过,《走向共和》以历史巨片的姿态填补了这一空白。本片以寻找一条顺乎历史发展轨迹、符合历史逻辑、并适合最大多数人民利益和要求的政治出路为主题,重组史学界已近廓清的历史事件,以精湛的电视剧艺术表达为载体,以人文姿态展开对民族生存境遇的深入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持。孙中山、李鸿章、慈禧、袁世凯、光绪、康有为等与以往影视剧中截然不同的众多历史人物将在人文观照的全新视点中被鲜活地还原,他们将以活着的姿态,站着进入人类历史,特别是人类的思想史,并将因此而引发今天的人们全新的震荡和反思。《走向共和》既不复制和重现历史,也不对历史人物再行道德评判;既不是单为某一历史事件洗出一段光彩,也不纯为某一历史人物洗出一种清白。就本剧所承当的历史抱负及其文化意识和艺术追求而言,《走向共和》无疑将是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具有挑战意味、探索精神和文化底蕴的一部大戏。


◎幕后花絮

孙淳为演好袁世凯,有一段时间拼命增肥30多斤,后来拍完了又一下减肥30多斤 。

李光洁拍戏时是20岁的中戏二年级学生,是他第一次演戏。当时剧组试了好几个人都不满意,后来到丢满演员自荐表的废纸篓中去找,第一个拿起来的就是他 。

王冰拍摄在三九天李鸿章和八国联军谈判时,戏里有一个指斥八国联军的动作,当时他手都冻的伸不开了。剧组有一个翻译是20多岁的日本女孩,在拍签订《马关条约》时,当李鸿章跟日本人谈能不能少点钱时,拍完一下来她抱着王冰老师痛哭,嘴里直说我恨死日本人了。

演员经常在饭桌上不断地聊剧本、聊角色,探讨如何表现。历时十个多月的拍摄,演员们无论有戏没戏都在剧组里,从南跑到北,经历了春夏秋冬,夏天三伏的时候,摄影棚里50多度,演员们还得穿着长袖长裤的戏服。

人物夏天应该戴凉帽穿夏服,剧组因为没有钱,官员只好夏天戴暖帽。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电视剧《走向共和》确立的就是“找出路”这一贯穿近代史的根本主题,对这段历史进行深刻挖掘和全景式展现,描写了像李鸿章、袁世凯、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这样的历史人物,像甲午海战、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这样的历史事件。

主创团队

《走向共和》酝酿策划摄制前后历经3年多的时间,主创人员为《雍正王朝》电视剧的原班人马。编剧由作家盛和煜、张建伟出任,导演是张黎,摄像池小宁,作曲徐沛东。而出演剧中主要人物的演员,王冰出演李鸿章、吕中出演慈禧、马少骅扮演孙中山、孙淳扮演袁世凯等。

拍摄过程

该剧从1999年3月开始筹划、编剧,2001年10月8日正式开拍,2002年7月28号杀青。

投资制作

该剧投资4000多万人民币,拍摄辗转大半个中国。演员阵营空前强大,200多名人物形象刻画细致饱满。成功将电影镜头与电视的高清晰技术相结合,实现了电视剧拍摄技法上的一大突破。为了拍摄的需要,剧组在北京大兴区建设了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国内最大的室内全景式摄影棚。在棚中按照传统宫殿的轴线式布置安置了议会大厅、垂花门、李鸿章住宅、储绣宫、纯佑门、养心殿、玉澜堂等七大场景。各场景间用台阶以及门阁自然过渡,既可分离又可统一。各场景中景物按1:1的比例真实还原,大到门庭檐柱,小到纹雕彩绘,完全重现了旧时紫禁城的皇家风范。为使剧中的场景不重复,棚内设计了许多活动背景,每一个景区都可以移动、拼接。该剧还进入故宫全天拍摄,在青岛动用大批军舰真实还原甲午海战的悲壮场面成制作大手笔。

在不少古装戏中,清朝宫廷服都是灰不灰、蓝不蓝的色调。此剧中的服装从颜色、造型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良,从大臣的朝服、皮衣,慈禧的服饰等都非常贴近角色和剧情,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人物的性格和特征。除此之外,剧中由徐沛东创作的音乐也值得期待,尤其是主题歌《走向共和》、《年轻的向往》经徐沛东、宋祖英的演唱尽显恢弘的气势。


◎剧集评价

正面评价

这部《走向共和》好的地方就在于,从公众的阅读和观赏方面第一次把李鸿章放到比较客观公正的角度去看。以往只是历史学家才会以公正的角度认识他的,一般的人对他的印象都是负面的。《走向共和》还原了历史的真实状态,没有拔高一个好人,没有贬低一个坏人。以前接受的教育从来都是把李鸿章、慈禧、袁世凯描写为坏人,而《走向共和》却非常人性化、设身处地地为前人着想了。但是《走向共和》并不是给这些人物进行“平反”,而是告诉人们要善待自己的先人,因为我们也会成为先人。我们不能总用批判的眼光挑剔历史人物身上的问题,应该多看他们的贡献,建立一种同情的理解。(金羊网评)

在历史学家眼中,对李鸿章的历史评价,早已不是简单的“卖国贼”三个字就可以结论的。然而,学术成果的“普及”似乎并不得力,李鸿章的荧屏形象一直没有大的变化。《走向共和》中“全新”的李鸿章形象,让普通观众感到诧异,以至有“平反”、“翻案”之说。 《走向共和》在观众面前展示了一个公忠体国、鞠躬尽瘁的李鸿章;一个“苟利国家生死以,不因祸福避趋之”的李鸿章;一个首倡洋务、虚心向西方学习的李鸿章;一个力图挽大厦于将倾的李鸿章;一个含诟忍辱,挣扎奋斗的李鸿章;一个奉行经世致用、埋头苦干数十年却终免不了悲剧性命运的李鸿章。该剧最有意义的突破,在于对洋务运动的肯定,进而把李鸿章放在近代非常复杂的历史脉络中进行历史的阐释,而不是简单作道德的、充满义愤且带有脸谱化的评判。本剧最大的贡献在于它在恢复历史人物的真实性方面作出了可贵的努力。这一突破的意义已经超出了电视艺术本身。(深圳商报评)

电视剧《走向共和》的制作者们确实充分注意到了学术界的研究进展,较好地吸收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使人们看到了李鸿章的另外一面。中国的史学工作者对李鸿章进行了大量精细入微的研究,发现李鸿章不仅是中国现代化运动的重要推动者之一,而且是那个时代最出色的外交家、政治家之一。这种“善待先人”的态度,应该说是《走》剧留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解放日报评)

《走向共和》理出了“找出路”“建立共和制度”这一主线,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取舍和强调,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深刻反思。片中历史人物不再脸谱化,表现出了人物人性化、有感情的一面,有血有肉。全剧起始和落幕的选择用心良苦。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灭,腐朽的清制度走到了即将灭亡的尽头。选择从甲午海战开始,这样一开集的第一场就是一个高潮。选择正剧的落幕事件剧组也用了很长时间。(北京娱乐信报评)

《走向共和》自播放以来引起世人广泛注目,不可否认的是,这部作品最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大胆地突破了五十年来,甚至近百年来历史学界已经形成的刻板的脸谱化的形象,并大体上使众多历史人物更接近于其历史真实的面目。由于它与人们近百年形成的固定观念与思维定势之间,形成巨大反差,也由于它能借助于现代化的传媒手段,在数以亿计的电视的受众面前尽情地展示自己对历史的新诠释,当电视剧演职员们挟如此巨大的特殊优势,来强化他们与人们刻板形象之间的这种巨大反差时,其影响力冲击力之巨大,就自然而然了。(网易历史评)

负面评价

为该剧过度美化慈禧和李鸿章,对于此二人些许误国误民的言行轻描淡写。比如他们认为,此剧甲午之败上为慈禧和李鸿章开脱淡化,反而推之于翁同龢及张謇,然而他们可能看到的显然是删减版,在一刀未删版可以看到慈禧常常做出错误的决策、而等到灾难酿成后在试图改革时又把过去错误的责任全推拖于他人,比如为了自己的六十大寿,将国库支出在兴建颐和园上,没钱再添购军舰加强国防,导致甲午战争惨败;又例如戊戌政变及庚子拳乱后之新政时将过去自我错误责任全推给康有为和光绪帝。而甲午战争后虽然史实上为翁同和推举康有为进行维新变法,然而和李鸿章之争亦也是事实,在甲午战役前并屡次拒拨银子给北洋舰队,甚至以主战派之名恶整李鸿章,而完全不顾中日军舰在甲午年差异悬殊,甲午战败翁同和亦难咎其责。(和讯网评)

该剧剧突出洋务派,但对维新变法志士淡化处理,对翁同和及光绪帝的刻画有丑化之嫌。历史上的翁同和的思想其实也很新,他可以说是维新变法的第一导师,不像剧中所演的那样保守和心胸狭窄,为一己之私利与李鸿章争斗。《走向共和》有贬低翁同和抬高李鸿章之嫌。《走向共和》为翻案而翻案,为了突出李鸿章而设计的对立面翁同和,被简单化脸谱化,成为伪君子真小人的反派人物。从创作的方法上看,同以前别人丑化李鸿章异曲同工,实在未见高明;而对于广大不熟悉历史的观众来说,则造成了严重的误导。该剧剧在对洋务运动、李鸿章等洋务人物作了新诠释的同时,却又有“矫枉过正”、过于简单化之嫌。洋务各派系间的明争暗斗非常激烈,李鸿章与张之洞的矛盾就很深,这在这部电视剧中完全没有反映出来。其实,如实地表现这些,更能使人感到历史的复杂与丰富。(深圳商报评)

袁世凯在一般影视剧中都是一个绝对反面人物,绝对的野心家,而在《走向共和》中,早年的袁世凯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给人乱世枭雄的感觉,许多观众看过这部电视剧后都表示对“袁世凯”颇为欣赏,正因此,袁世凯这个人物从“无争议”到“争议巨大”。(深圳特区报评)







如版面不完整 请使用浏览器的<极速模式> 或选择【手机版】在手机上阅读

wx24.cn 所属影评栏目:经典电影典藏 V7.0 © 2014-2024
联络:
网站留言 或 致E-mail:wx24cn@163.com  关注微信号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
GMT+8 2024-05-17 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