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网站留言 |
小视频
片花
影评
观影 影星 剧照 影史 视听
藏片类型
首 页 影 评 观影 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教父》有怎样的文化意义
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教父》有怎样的文化意义

 

《教父》是一部美国电影,但她首先是一部关于意大利文化的电影,《教父》对于意大利文化,尤其是家庭文化的描写细致入微,很多人在第一次看《教父》的时候,都会感慨,这难道不是纪录片吗?人首先都是情感的动物,一部影片是否打动人,首先要从最基本,最底层的情感入手。


克莱蒙扎教迈克做菜这场戏,他的这个菜谱地道极了,很多意大利人都由衷得感慨,这道菜简直就像是从他们的爷爷奶奶厨房里抠出来的一样,而更重要的是,这种家庭式的氛围,直到今天,很多黑帮电影里的大头目,到克莱蒙扎这个级别的,你都无法想象导演敢不敢给他安排一场为小弟们做菜的戏,但是在《教父》里,我们看到这场戏的时候,感觉是那么得自然而然,一切都是顺理成章得;同样得,桑尼看到妹妹被妹夫家暴的这场戏,愤怒的桑尼这个时候开始下意识得咬自己得手,这个动作也地道极了,你去看很多意大利人,他们生气得时候真的就是这样做的。

 


我们今天把《教父》分拆开来,每一个小片段其实都平淡无奇,但是这些平淡的小片段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却产生了如此巨大的魔力,究其本质,因为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以真实的情感作为基础的,没有任何的做作,没有任何的夸张,就像我们真实的生活一样,人对于真实其实是非常敏感的,我们对于编造的东西总是会有一种天生的觉察力,我们其实都能一眼分辨出什么是经历,什么是段子,因为真正动人的东西都是真实的,我们在看到《教父》当中这些琐碎的生活片段时都会那么的感动,因为这些片段和我们真实的生活产生了共鸣,合情合理(make sense)是感动的基础。

 

科波拉在讲到自己刚开始接触到《教父》的时候,他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不就是《李尔王》吗?
科波拉在拍摄《教父》时大量借鉴了莎士比亚的手法,也是他多次提到的:上帝视角(god's point of view),上帝视角的本质就是只陈述事实,不发表观点,这看上去很容易,其实是及其困难的,因为观点其实是不值钱的,但是要抓住事实基本不可能:因为人都是主观的,我们在陈述事实的时候其实都是带着自己的观点的,人类文明史这么几千年了,能接近上帝视角这个境界的作家不超过50个(一百年一个的节奏),而莎士比亚毫无疑问是里面境界最高的一人。
著名影评人,肯尼斯图兰的评价无疑代表了很多影迷共同的心声:
“我在第一次看《教父》的时候就觉得非常的好,但是后来每看一遍都会看到新的东西,觉得越来越好,因为你在不同的年纪都会有新的领悟,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年纪对你来说是不一样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看《教父》时有常看常新的感觉,这种感觉其实和看《红楼梦》,看《水浒传》是一样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翻来覆去得看这些开上帝视角得作品,我们今天回过头去看自己十年前得想法和观点,自己都会觉得好笑,自嘲当年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幼稚,在事实面前,观点总是无力和苍白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对《教父》里的台词和场景那么的着迷,一次又一次得反复表达自己的敬意,那些简单有力的台词像“我会给你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这些词句是那么的简单直白,连一个多余得修饰语都没有,但是里面所凝结的是从人类社会几千年的事实当中高度提炼出的人生智慧,有一天当我们的个人经历终于到了那个点之后,你终于领悟到了得时候,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发现这些作品真的是越来越好。

《教父》讲述得是一个关于权力和力量得故事,但是又不仅仅局限于此
在欧洲有一个代代流传的故事:炼金术士浮士德为了获得永恒的力量,和魔王做了交易,把自己的灵魂卖给了魔鬼,科波拉自己也提到了《教父》作为一部家族史,同样也是一部悲剧史,主人公一步步的获得力量,同时也一步步的变成行尸走肉(zombie)。迈克问凯:你为什么那么得恨我?凯告诉迈克:我不是恨你,我是怕你和魔鬼做交易得人最后也会变成魔鬼。

就像歌德在《浮士德》中最终拷问了自己的主人公一样,科波拉也在故事的最后对自己的主人公,油尽灯枯同时也是罪孽深重的迈克,作了最后的灵魂拷问,这不仅仅是对迈克的拷问,也是对我们每一个观众的拷问,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浮士德,科波拉在设计这些台词得时候,表情肃穆,神色俨然:

Why I won all the battles, and still I failed?
What betrayed me? My mind? Or my heart?

每次看到迈克这最后的灵魂拷问,我脑海中都会闪过无数类似的画面:

武侯在上方谷倾盆的大雨中,像雕像一样慨然而立,一言不发
宋大哥亲手让铁牛喝下了毒酒,在绝别的码头边,仰天长叹,坠泪如雨
大官人在弥留之际,拉着月娘的手嘱咐她,一家人要好好在一起,不要失散了

迈克最终还是众叛亲离,在孤独中死去。

Why I won all the battles, and still I failed?
What betrayed me? My mind? Or my heart?

或许还是应该像王阳明说的一样,知行合一,把我们的知(heart)和行(mind)结合起来才行,合则两利,偏则俱废

科波拉,乔治卢卡斯,斯皮尔伯格这一代人在入行前正是美国电影的衰落期,1960年代开始日益兴盛的电视行业把电影市场冲落地七零八落,派拉蒙选择拍摄《教父》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野心,他们只是想借着原著的畅销,拍一部普通的犯罪电影跟风捞一把而已。

但是深深被原著打动的科波拉却有着更宏伟的目标,他想要的是把《教父》拍成一部伟大的影片:用家族的故事反映美国的资本主义,他的这个想法被制片人埃文斯直接甩到了脸上:“你是不是疯了?”

 

 

科波拉从一开始就要面对各方面的难题:
他提出的故事主题不被制片方认可;
他提出的主要演员马龙白兰度和阿尔帕西诺一开始就被否决,派拉蒙甚至撂下了狠话:“白兰度永远别想出现在派拉蒙的影片中”;
他要按照原著的年代1946年来拍,制片方却坚持把背景设定为当代的时间1970年;
他要求在纽约实景拍摄,制片方却要赶他去圣路易斯,以节省资金;

如此种种,科波拉几乎每天都处于和派拉蒙的战争状态,恼羞成怒的派拉蒙也开启了备选方案,准备随时随地把科波拉扫地出门,连乔治卢卡斯也在劝科波拉选择屈从,“拍他们喜欢的就好了,我们拿到钱再去拍自己喜欢的”,我们今天很难去想象,当我们也处于那种没有一个人支持你,甚至连好朋友也在不断劝你放弃的环境中时,有多少人能最终坚持下来,但科波拉最终做到了,他是真正的热爱这部作品,当你把爱融入自己的作品时会自然而然的获得力量。

 

 

我们今天来看《教父》当中那种引而不发的隐忍力,又何尝不是科波拉当时自身处境的写照,他所面对的种种刁难和非议最终反而起到了促进作用,我们从《教父》当中能嗅到那种人类处于逆境求生时,最原始的带着血腥味的本能,不管是戏里的迈克还是戏外的科波拉都靠着这种本能在逆境中爆发出了自己全部的潜能
用现在很流行的一句尼采的话:Whatever ca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处于绝境中的科波拉最终打磨出了近乎完美的《教父》,科波拉自身的气质,我想这也是《教父》能够铸就传奇的一个重要的外在原因。


20年,这些片场里的点点滴滴都在今天成为了传奇的一部分,对于今天的我们也何尝不是一种启发:

一部不错的作品,供我们排解消遣,刺激感官;
一部优秀的作品,令我们排除杂念,思考人生;
一部伟大的作品,让我们回归本原,净化灵魂;

《教父》毫无疑问是第三种,我想这也是她为什么那么好的原因吧。

 

知乎匿名用户

出处:经典电影典藏网

栏目: 观影
2017-01-15 (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如版面不完整 请使用浏览器的<极速模式> 或选择【手机版】在手机上阅读

wx24.cn 所属影评栏目:经典电影典藏 V7.0 © 2014-2024
联络:
网站留言 或 致E-mail:wx24cn@163.com  关注微信号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
GMT+8 2024-05-02 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