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网站留言 |
小视频
片花
影评
观影 影星 剧照 影史 视听
藏片类型
首 页 影 评 影史 战争女神“喀秋莎”(在当时高度机密的武器)
战争女神“喀秋莎”(在当时高度机密的武器)

战争女神“喀秋莎”如何庇护苏联?一枚让德军闻风丧胆的火箭炮!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火硝烟弥漫在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的上空,德军依靠先进的武器装备,在战场上恣意妄为。1941年6月德国闪击苏联,列宁格勒保卫战打响,德军依靠密集的火力攻击让苏联在前期吃足了苦头,于是苏军紧急从兵工厂调集了新式武器,打击疯狂进攻中的德国军队,从此,它如同一位庇护苏军的战争女神,奏响了绚丽的弹道与刺耳啸叫的交响曲,伴随着苏军最终攻克柏林,取得了胜利,它就是“喀秋莎”!

喀秋莎火箭炮的正式型号是BM-13,这是一种多轨道的自行火箭炮。共有8条发射滑轨,一次齐射可发射口径为132毫米的火箭弹16发,最大射程8.5千米,既可单射,也可部分连射,或者一次齐射,装填一次齐射的弹药约需5~10分钟,一次齐射仅需7~10秒。运载车时速90千米。该炮射击火力凶猛,杀伤范围大,是一种大面积消灭敌人密集部队、压制敌火力配系和摧毁敌防御工事的有效武器。

这种被德军称之为鬼炮的喀秋莎多管火箭炮由于极端保密,就连苏军炮兵连的士兵开始时都不知道它的正是名称,见过的人只是记得那沉重的炮架上有一个醒目的”K“字标志。出于对这种新式武器的喜爱,苏联红军亲切的把它成为“喀秋莎”。“喀秋莎”原本是二战时期苏联的一首歌曲,它描绘了前苏联大地回春时候的美丽景色,可一个名叫喀秋莎的姑娘离开故乡去保卫边疆的故事。

喀秋莎火箭炮在战场上的首次亮相就震惊了德军,相较于其他的火炮,喀秋莎”火箭炮能迅速地将大量的炸药倾泻于目标地,它虽比其他火炮脆弱,但价格低廉、易于生产。二战中,喀秋莎成为了第一种苏联大量生产的自行火炮,并常将其装载于卡车上。和其他自行火炮相比,这样的机动性为喀秋莎带来其他火炮所没有的优势,它能一次投注大量火力,并在遭到反攻炮火前迅速离开。

喀秋莎火箭炮是决定苏军战场命运的主导者,BM-13喀秋莎火箭炮特别适合对密集的野战工事以及集结坦克进行火力打击,也适合和突然出现的敌军进行炮战。不过火箭炮发射的时候烟尘火光特别明显,而且没有防护,因此,它不适合在敌人炮火威胁比较大的区域作战,但并没有影响喀秋莎在战场上的出色发挥。德军进攻苏联6天后,苏军便组建了BM-13喀秋莎火箭炮连,7月份,喀秋莎火箭炮锋芒毕现,大地在颤抖,空气在燃烧,让德军部队伤亡惨重。

要知道德国是二战军事第一强国,基本达到了全民皆兵的程度,德国二战期间共动员兵力1700万,而德国人口仅8000万,德军兵力最高峰总数达到960万人,包括外籍SS士兵,和雇佣兵。德军训练有素,体能,射击,军姿,正步,训练可以说是世界第一。军工迅速兴起,宁可要炮弹不要黄油。德国的技术和制造工艺更是无与伦比,精良。98K步枪,MG系列机枪,闻名世界,虎式豹式坦克令敌人闻风丧胆。如果苏联和德国单挑,没有英美的援助,两个苏联德国也打下来了,英美对苏联援助大量制造需要的原材料,甚至机床直接送往苏联工厂,大量食物,军事装备,另外中后期盟军对德军后方工业的饱和轰炸,白天美军,晚上英军,致使德军后勤和军工的减产和瘫痪,致使德军腹背受敌,缺粮少弹。德军二战军事力量第一。

出处:铁血网

栏目: 影史
2019-11-22 (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如版面不完整 请使用浏览器的<极速模式> 或选择【手机版】在手机上阅读

wx24.cn 所属影评栏目:经典电影典藏 V7.0 © 2014-2024
联络:
网站留言 或 致E-mail:wx24cn@163.com  关注微信号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
GMT+8 2024-05-09 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