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网站留言 |
小视频
片花
影评
观影 影星 剧照 影史 视听
藏片类型
首 页 影 评 观影 《百鸟朝凤》定义了传统文化没落的标志
《百鸟朝凤》定义了传统文化没落的标志

唢呐是中国的传统乐器,声音清亮高亢,听起来十分的提气。电影《百鸟朝凤》述说:三十年前,农村对吹唢呐的匠人是很尊重的,吹唢呐是家庭办红白喜事的必备礼仪,是很有面子的事。孩子学吹唢呐,拜师学艺还是很不容易的。这里就讲了两孩子学唢呐,学徒游天鸣与师傅焦三爷两代人经历时代变迁,吹唢呐的礼仪从荣耀到没落的经历。

这跟“百鸟朝凤”何干?

亮点来了:
家中办丧事,请唢呐吹奏,是非常重要的礼仪。一般人家只请两人吹奏。条件好的,请得起四人吹奏的,称为四台。更有实力的,丧事办特风光的,就请八人吹奏,称为八台。
……没有十六台!
更风光的,就是吹奏“百鸟朝凤”!不是出得起钱就能吹奏“百鸟朝凤”的。只有死者德高望重、品行高洁者才配享用。

改革开放以后,洋乐队来了,唢呐慢慢不受待见了。慢慢地,没什么人来请吹唢呐的了。游天鸣的唢呐班就在这困惑中散了班子。师傅焦三爷抗争着,努力不让唢呐班散伙,誓死将唢呐技艺传承下去。

当然,一切徒劳!当徒弟的生计都难以为继时,又有谁能够来传承?

 

电影看得令人唏嘘。不过回过头来想想,这一切却又必然。

 

传统文化是否能够传承,与民众的欣赏与风情有必然的关系

民众大部分不再欣赏了,并且不再成为风尚了,没这个风情了,哪一种文化都会凋敝。你说,是这个文化不好了吗?这跟这个传统文化好不好真没关系。

所谓“待见”即如此。民众“待见”的文化,从来不是先问好不好的,而是先看在社会上风光不?本来嘛,社会活动讲的就是“风光”、“面子”,就是做给别人看的,不是做给别人看,还叫社会活动?

唢呐能不能传承,民众还真的无所谓

 

某几个传承人呕血保护唢呐文化,必将是徒劳的!即便是以一己之力,倾其所有,保护下来的文化,没有民众愿意去听,那也只能是孤芳自赏而已,最终也难以成为真正的“文化”。

 

《百鸟朝凤》写得好,它定义了传统文化没落的标志。

是什么标志呢?

“百鸟朝凤”本来为德高者而奏,是无价的!无价,其实是有价,是“无论多高”的价。如果现在,无价成为“价格为0”,就是这个文化没落的标志!

在一个什么都以价格衡量的社会,这就是现实。

 

推而广之,放眼四海:如果,你看到有一种艺术、有一种文化,用钱就可以买动的,那其实也是在没落,也是一种没落的标志。因为,这个文化,它根本就是“有价”的,永远也没有“无价”的时候,所以也成不了传统文化。

唢呐还是幸运的,它至少在人类文明中成为过“传统文化”,至少还有“无价”的“百鸟朝凤”。

最后说一下方励为《百鸟朝凤》下跪求票房的事。

导演吴天明去世,使《百鸟朝凤》成为他的绝唱,堪称经典。演员陶泽如的表演也堪称经典。就是这样一部好片,竟无甚票房!出品人方励在网上视频中下跪动情恳求网友关注,恳求影院经理多排片。

看到这一幕,你有没有联想到,方励像不像唢呐师傅焦三爷?

像!

一个是为了传承“百鸟朝凤”的唢呐文化;一个是为了传承《百鸟朝凤》这样的电影文化(或者叫文化电影)!

既然像,呵呵,就无需多说了。方励注定也是牺牲者,他们为了传统文化呕心沥血、拼尽了性命,但未必能挽救我们的文化。

 

出处:太湖浪人 苏州家园公众号

栏目: 观影
2016-05-16 (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如版面不完整 请使用浏览器的<极速模式> 或选择【手机版】在手机上阅读

wx24.cn 所属影评栏目:经典电影典藏 V7.0 © 2014-2024
联络:
网站留言 或 致E-mail:wx24cn@163.com  关注微信号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
GMT+8 2024-04-29 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