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网站留言 |
小视频
片花
影评
观影 影星 剧照 影史 视听
藏片类型
首 页 影 评 视听 中国“抗美援朝”电影简史
中国“抗美援朝”电影简史

1953年7月,一场在东亚持续33个月的惨烈战争宣告结束,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抗美援朝战争”。

最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深陷战争泥沼,不得不在北纬38度线同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至此,抗美援朝战争划下了终点。

作为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现代战争,双方共投入了250万以上的兵力。在现代装备和人海战术的轮番较量下,全副武装的美军却在正面战场上首尝败绩,成为了一战以来美国战争史上最狼狈的一场败仗。

这次战争的胜利中国军人功不可没。正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参战,才得以捍卫了朝鲜战场上的果实,更保卫了中朝两国一代又一代的和平安宁。

2020年正值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关于抗美援朝的影像记录更被许多人重温。

尤其在胜利之初的50年代中期,中国电影界为反应时代主旋律,开启了抗美援朝题材战争电影的创作,如《上甘岭》和《英雄儿女》等,并丰富了当年战争片的类型和题材。

《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

点击观看:《上甘岭》电影全集

 

电影《英雄儿女》插曲《英雄赞歌》高清修复版 领唱 张映哲

点击观看:《英雄儿女》电影全集

 

爱国主义主旋律

自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后,民众的爱国情绪空前高涨。随着社会制度的改造完成,关于抗美援朝主旋律电影的摄制,更被提上了重要日程。

在战争的最后一年,上甘岭成为了双方联军厮杀的焦点。我国首部抗美援朝电影,则以上甘岭战役为原型,集展现了我军英勇不屈和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

《上甘岭》于1956年上映之后,引发了全民的观影热潮,赋予了一代又一代国人爱国情怀的感召力。

电影主要描绘了抗美援朝的正面战场,期间更巧妙地把爱国主义和英雄浪漫主义融合在一起,既冲淡了战争的真实血腥之气,又以解放军的正面形象为基础、弘扬了爱国主义。

在一首郭兰英的《我的祖国》中,对故土热爱的情绪更蔓延至影片每一帧,尤其在歌唱画面中中国和朝鲜两国的真实场景比对,进一步延展了和平的主题价值。

《上甘岭》不愧为建国后战争电影的典范,在8年后上映的《英雄儿女》延续了前作的精神价值,更把爱国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进行了融合。

比起《上甘岭》的人物群像,《英雄儿女》在人物细节化上呈现出更鲜活的状态。尤其王成和王芳爱国情结的传承,以及王成视死如归的气概。在爱国情绪的主导下,个人英雄主义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延展。

当个体和集体的价值与电影中高度契合后,人物便释放出强大的能量密度。尤其王成高喊那句“向我开炮”的背后,更是一代国人为高尚信念和集体主义献身的影像见证。

类型多元化

在国内电影市场并未开放的年代,抗美援朝这一主旋律跟随着时代特性而变化。尤其在60年代国内国际大背景之下,意识形态成为了重要补充,抗美援朝的类型题材也得到了充分的拓展和增补。

第一,视角多样化。

《上甘岭》的后电影时代,题材已经不局限于战争本身。在主旋律不变的前提下,以多层次的立场视角烘托人性的正义光辉,更成为了部分抗美援朝作品的主要着力点。

比如1958年的《前方来信》便以牺牲战士的母亲为第一视角,彰显了在正面战场背后,人性和生死的考量。

1959年的《友谊》的故事动机发生,便建立了中朝两国外交联结的基础上。国与国之间的友谊更延伸到战场中,成为中韩两国团结对外的精神纽带。

第二,创作真实化。

在五六十年代的抗美援朝电影中,除了对正面战场的烘托之外,对兵种的细化和单一塑造,反而在电影中诞生出更多鲜活和独立的个体。

比如在《铁道卫士》、《长空比翼》和《英雄坦克手》等作品中,铁道工兵、飞行员和坦克手等技术型兵种成为了叙事的发起人。

现代战争和爱国主义的磨合之下,技术特质人物的出现所赋予的影像真实感,更贴近同真实战争的距离。

第三,题材多元化。

在1960年出品的《三八线上》中,谍战元素和情报信息的隐形战争占据了作品的主基调,而人物设定更首次打破了脸谱化,着重于内心的转变。

在有限的电影时间内,战争场面得以大幅度压缩。而人物的双重身份所营造出的氛围紧张感,在敌我斗争下,更具张力,进一步拓宽了抗美援朝的战场维度。

即便60年代产生了大量优秀的抗美援朝电影,但在当时精神生活较为匮乏的前提下,除了《英雄儿女》,大部分并没有获得全民效应。

加上1972年中美两国关系解冻后,抗美援朝电影更随着时代变幻,逐渐退居于主旋律的次席。

主题的衰落

1975年《激战无名川》的上映,彩色战争片代替了黑白成为了表达战争影像诉求的主力,此则成为了《金刚川》创作的原型。

改革开放,伴随着华语电影市场化的沿革,在资本的主导下,抗美援朝电影却逐渐消失于公众视野,更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共同记忆。

90年代除了八一厂的《神龙车队》能被人偶尔提及之外,抗美援朝电影已在时代的冲击下如凤毛麟角。

进入21世纪之后,华谊兄弟的《集结号》出现了短暂的抗美援朝桥段。朝鲜军则成为了中方戏谑和调侃的对象。仅仅几秒钟一闪而过的伤痛,或许更如对这场战争的控诉。

直到近几年战争题材得以大踏步前进之后,关于抗美援朝主题的重构和新诉求得以被正视,在《我的战争》等电影率先试水后,最近上映的《金刚川》更是对抗美援朝情怀的最贴切诠释。

《金刚川》的艺术和创新

有别于早年抗美援朝电影,《金刚川》虽改编自前作,但是它的出世则是现代工业体系下的电影产物,《八佰》之后的管虎,在对战争题材的把握上,完成了自我表达和观众调动的统一。

作为抗美援朝70周年的献礼片,在爱国情怀的引导下,《金刚川》则充分汲取了西方叙事技巧和好莱坞工业体系的养分,在融会贯通之后,创造出了真正属于自我的故事层级。

多视角的叙事下,士兵、敌军、高射炮, 和桥这四个维度可谓层层递进,正面战场的战争到炮兵空军的天地对决,群像被分解后,以更立体的方式给予观众多重震撼。

与《八佰》不同的是,《金刚川》采取单向价值体系构建。管虎在保证了宏大的叙事格局之外,并最大限度地释放了个体的动能。

经过四段式叙事,前后一张一弛的调度后,主角间的成为了三层情感矛盾对立,最终张译饰演的张飞前后人格得以树立,个人英雄主义经历了死前闪回的重塑。

尽管细节充沛,但《金刚川》始终是一部以集体主义为最高准则的电影。

令人惊叹的是,价值观层面的集体信念和个体牺牲的衔接得以完美自洽,后半段舍生取义的理念更获得了艺术上的升华。

包括丧失光环后尸骨无存的吴京、被烧焦成炭土的魏晨和张译,仿佛个体的灵魂足以转化为意志力,共同形成集体信念凝聚的合力。

在一个简单的故事下,情绪的密度更见厚重磅礴,最终,以血肉搭建的桥梁成形后,正是集体信念坚不可摧的具象化呈现。

由此个体牺牲被赋予了崇高的意义,更成为抗美援朝胜利的内核所在。从1956年的《上甘岭》到2020年的《金刚川》,家国精神正以不同的特质被记录着。

历史,不该被遗忘;英雄,永垂不朽!

(文字:搜狐/光影江湖)
出处:经典电影典藏网

栏目: 视听
2020-10-24 (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如版面不完整 请使用浏览器的<极速模式> 或选择【手机版】在手机上阅读

wx24.cn 所属影评栏目:经典电影典藏 V7.0 © 2014-2024
联络:
网站留言 或 致E-mail:wx24cn@163.com  关注微信号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
GMT+8 2024-04-27 16:20